人最高级的自律,便是知耻而后勇(知耻近乎勇作文)
《中庸》一书中写道:“子曰: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”
深以为然。
一个冲锋陷阵的英雄和一个叛国投敌的汉奸的最大区别,就是那种背叛国家的耻辱感。
知耻之后方为勇,才会宁愿站着流血也不跪着磕头。
然而许多心理学家认为,人类最负面的情绪不是无处安放的怒火,而是羞耻感。
而一个人最高级的自律,便是把这份羞耻感化为勇气。

1
孔夫子说过:“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,民免而无耻;道之以德,齐之以礼,有耻且格。”
所谓羞耻感,是由内而外发出的自我约束,以社会道德为基础,是产生自尊的前提。
羞耻感是一种直接指向自己的情绪,让人不由自主贬低自己的价值。
惭愧得以为自己毫无价值。
通常情况下,你不必假设“我做了坏事”。
就算一个人什么也不做时,他也会对自己的存在感到羞愧。


2
前段时间,网上流传着15岁女孩在街上打妈妈的视频。
目击证人及售货员说,女孩的手机坏了,母亲原本承诺会给女儿一个新的。
女孩自己打工赚到4000元,妈妈答应给她2000元,到了手机店后,妈妈打电话给舅舅。
舅舅表示不需要买新的,旧的修理还可以继续使用。
母亲突然间反悔了,不愿意再给女儿买手机。
女孩子非常生气母亲和女儿从手机店里吵到手机店外面。
妈妈执意不肯买,女儿执意要买。
由于母女二人,主要是女儿,哭闹得很厉害,所处路段又是一片喧嚣,很快就吸引了许多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。
大家纷纷拿出手机,视频“取证”,进行直播:“快看啊,妈妈不给女儿买手机,女儿和妈妈干嘛呢!这孩子真吓人哦!”
女孩见人多了,就催着妈妈赶紧走,母亲却不管女儿怎么催促,就是不动。
女儿终于崩溃,一边哭喊着“走不走?走不走?”
一边撕扯一边拍打着母亲,对她来说,这么多人围观,她处在被批评、被谴责、被羞辱的中心,被贴上“坏孩子”“不懂事”“不孝顺”的标签,内心的羞耻感爆棚。
母亲无视女儿的祈求,把她置于被围观的中央,让众人谴责女儿,也是想利用羞耻感来教育孩子。


3
IlsSander,心理治疗师,身为高敏感族群的一员,对高敏感族群的情绪和痛苦更为熟悉。
其作品《恰如其分的害羞》系列引起了全球高敏感人群的共鸣,帮助无数人走出了心理困境。
她认为,羞愧的治疗可分为理解期和行动期两个阶段,两者是相互补充的。
缺乏足够的理解,行动将是一盘散沙,毫无目标。
不采取行动,理解就不能真正改变人生。
这本书可以让你看到羞耻的真相,也可以帮助你找到勇气去面对它。
身为高度敏感人群的「救星」,作者再三提醒我们:羞耻感是传染的,勇气是传染的,如果你想弥补自己心灵上的缺陷,寻找内在力量的支撑,请与那些勇敢、乐观的人为伴!
《恰如其分的害羞》
作者: 【丹麦】伊尔斯·桑德 著
副标题: 高敏感者的自我成长之路

关注我们
世间万物,千奇百怪,
都等待着你去发觉……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kchengdui.com/mw/1061.html/
